纳故环保:嘉善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小纳”上线“人脸识别成功, 你好! 请手动打开桶口, 将垃圾分类入桶。”10月18日上午,家住嘉善县大云镇润江花园的杨佑仙一早就来到小区的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站。让她没想到的是,投放站里来了一个新朋友,只见它蓝色的身体圆胖可爱,一块电子屏则变成了笑脸,它就是纳故环保自主研发的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小纳机器人。 杨佑仙凑近“小纳”,只听“嘀”得一声就刷脸成功,“小纳”的“脸上”立马自动显示出她的居民垃圾投放信息,杨佑仙只用了3秒就把垃圾投放进了指定垃圾桶。“有些垃圾,不知道放哪的话,‘小纳’还会教我呢!”杨佑仙说,比如菜叶子就放在易腐垃圾里,不易腐败的就放其他垃圾里,碰到不明白的,一问就能得到答案,这样投放更准确,也更方便了。 原来,“小纳”自身储存着海量垃圾分类知识,语音富有亲和力,通过现场的人机互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居民正确分类的积极性。“小纳”的加入也得到了小区居民的欢迎。“过去投放需要刷卡,现在通过人脸识别,忘记带卡也能扔垃圾,比原来方便得多。”小区居民柳燕青说。 “小纳”的上线,是嘉善积极倡导垃圾分类理念的一次智能尝试。为了让生活垃圾分类的观念彻底深入每个居民的心中,增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认同,嘉善县大云镇在试点小区上线了垃圾分类督导机器人“小纳”,提升小区居民们生活垃圾分类的参与感。 “小纳”还是一名合格的监督员。原来,它还具备智能识别垃圾投放人员身份信息、分类投放质量、错投混投及“落地包”等违规行为,拥有问题闭环处理、智能语音督导、投放驿站远程控制等多项核心功能。一旦发现识别出垃圾分类的不文明行为,“小纳”会立即进行语音督导,及时劝阻行为人整改,如果没有改正,它就会抓拍记录上传至云端,让小区督导员来及时处理。 眼下,“小纳”机器人正处于试用探索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云镇可以借助“小纳”的力量,实现数字赋能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向着更加精准化、更加精确化不断迈进。 如今,数字赋能垃圾分类工作已成为主流趋势。“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信息化治理,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工作的推进效率,进一步探索垃圾分类数字化、智能化新模式,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嘉善县大云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陈沈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