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故环保:信息化赋能助力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垃圾分类提速“让设备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垃圾分类管理向好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解决当前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人员调度不及时、监管难、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引入纳故环保专业化运营,通过“信息化治理”对生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环节进行数据化、可视化的追溯管理,提高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水平。 设备改造,做好准备工作 为实现智能化、信息化赋能,依托当前设施设备难以实现,纳故环保首先对垃圾房整体进行了5S标准布局,加装除臭、消毒、风扇、洗手池、挡雨棚、宣传氛围营造等基础设施,同时增加智能评价一体机,智能称重地磅及系统,AI监控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设备。 同时为保证后期工作顺利开展,主管部门组织纳故环保宣教小组对居民开展知识宣传、积分卡发放等工作,并对垃圾分类督导员等相关一线工作人员进行各类理论和实操培训。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当居民垃圾分类投放遇上智能化系统,将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分类评价,解决投放质量不稳定 居民投放时,可以通过刷积分卡或刷脸方式进行人脸识别,个人信息读取后,居民可以自主选择要投放的垃圾类别,在屏幕上点击对应图标,然后将生活垃圾投放至对应垃圾桶内。 投放期间,垃圾分类督导员还会进行破袋检查和分类指导,然后通过智能评价设备,对居民投放行为进行“优良差”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居民将获取5个积分的奖励,累计的积分后期可以参与积分兑换活动,换取垃圾袋、洗衣液、牙膏等生活用品。 ![]() ![]() 智能称重,解决源头减量不明显 为便于垃圾收运数据的统计,工作人员收运时,将装满垃圾的垃圾桶放到地磅上,称重显示屏上会显示具体重量数据,工作人员确认后可点击数据提交并上传到系统平台里,这样可以精确地统计每个小区每天各类垃圾的垃圾产生量,同时也可以分析出每个小区垃圾分类的厨余垃圾等各类垃圾的分出率,同期进行对比还可得出生活垃圾的减量情况。 智慧监管,解决垃圾分类溯源难 对于非投放时间内,小区内垃圾落地现象频发,通过AI监控系统,可自动识别落地的垃圾包,同时在10秒内,通过现场的喇叭自动播报居民乱扔垃圾行为,及时提醒和制止,并且会在平台的后台进行报警,同步生成视频记录,方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溯源。 (后台AI监控生成的报警视频,点击可播放) 信息化助推垃圾分类监管已成为主流趋势。下一步,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将依托信息化治理,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利用、分类处置工作的推进效率,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