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故张家港项目部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级优秀单位”!日前,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进典型。纳故张家港项目部获评“2023年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单位”! 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位于张家港市东南部,是城市新中心。自塘桥镇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纳故张家港项目部积极承接垃圾分类项目,针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了多项有力举措,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现已连续两年被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单位”。 源头把控,多管齐下力求实效张家港项目部辖区范围内运营垃圾分类小区35个,覆盖15000余户。运营期间,基本实现入户宣传全覆盖,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80余场,其中通过垃圾分类积分卡与智能评价设备,实行小区垃圾分类激励制度,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鼓励居民养成正确分类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实现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95%以上、准确率达90%。 精准施策,全面提升收运效能为规范沿街商铺和老旧小区的“投、收、运”工作,张家港项目部对镇区路段和商铺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共设立13条收运线路,配置沿街收运车13辆。同时每个线路建立一个微信群,所有商铺进行全覆盖入户宣传并邀请进对于群组内,采取一车一线路一群组模式,精准服务沿街商铺垃圾分类收运工作,及时在群内沟通解决日常收运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以智提质,促进分类“智”理新时尚张家港项目部全面落实信息化管理工作,对所有作业车辆、人员、各个点、站、场实施全面提升,引入垃圾分类评价器、车载智能评价秤、AI监控系统、智能称重地磅等智能化设施设备,通过车载GPS、车载视频、员工定位工牌让所有作业在一张图上清晰呈现。 为了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果,提升居民自主投放热情,提高居民投放准确率,张家港项目部引入AI“无人督导”智慧亭房,以24小时智能督导宣教、AI实时纠错、监管溯源、亭房智控等强大优势,代替“二定四分”的“人海战术”,促进该地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更高效、更有序、更便民地进行。 由点到面,打造绿色回收体系为推进资源化利用,张家港项目部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等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辖区范围内设置点、站、场再生资源全流程回收网络体系,其中配置小区定时定点流动回收点16处,24小时智能回收箱4处,社区回收门店4处,垃圾分类投放站回收87处,综合分拣中心1处,并运营线上预约回收app—易丢丢进行预约回收,形成全流程全覆盖式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全链数治,形成投收运处完整闭环在垃圾集中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方面,张家港项目部提供了“无废新城”塘桥示范——建设运营“无废新城”综合处置中心,包含无废新城数字展厅、有害垃圾暂存中心、厨余垃圾处置中心、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渗滤液处理中心以及综合指挥中心。旨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逐步提高固体废物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及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前段分类投放、中端分类收运、末端分类处置”的完整“闭环”,推动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细致而艰巨的工作。目前,纳故在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80城300余个项目沉淀,辐射全国300万用户深厚经验;各垃圾分类项目落地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浙江、山东、福建、广东、河南、湖北、四川、上海等二十余个省份,各项目在减量化 、无害化、资源化方面成效显著。 作为一家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智慧垃圾分类全栈式服务商,纳故环保将持之以恒、拉高标杆、守正创新,着力推动全国在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智慧运营、典型培育、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显成效、树典型,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贡献智慧力量!
文章分类:
案例报道
|